【伊達】(Ida):出世入世間的美麗與哀愁

Ida  


1960年代的波蘭,安娜是一位年輕的天主教見習修女,從小在孤兒院長大。在成為正式修女之前,修道院長要她去見她在世上僅存的親人汪達阿姨。兩個從未謀面的親人,同時踏上一段旅程,不僅挖掘出安娜的身世之謎,汪達阿姨也面對自己始終未曾正視的過去。


 


Ida  Ida


原來,安娜是猶太人,本名叫做伊達•魯賓斯坦。二戰期間,他們一家躲在森林裡。然而,幫助他們躲藏的恩人之子,最後卻將他們全家滅門,只留下伊達一個活口,並將她送到安德烈神父處,成為一位猶太人修女。


在與阿姨結伴的尋根之旅中,從小生活在修道院的伊達,頭一次接觸到成年人的世界。汪達阿姨擔任法官,不僅煙酒都來,喜好尋歡作樂,枕邊人也是一個換過一個。站在一身修女裝,脂粉不施的伊達身旁,對比格外鮮明。


這兩位血緣相近,個性天差地別的女性,一個出世,一個入世,除了血緣外沒有一點共同之處,但卻在短暫的交會之際,擦撞出奇特的能量,幫助她們共同埋葬家族血淚史。經過這段衝擊,以及一位年輕薩克斯風手的追求,伊達雖維持一貫沉靜的外表回到修道院,但內心澎湃無法止息。修行奉獻究竟為了什麼?出世生活的意義何在?汪達阿姨死後,伊達回到阿姨家中,以世俗身分體驗凡夫俗子的生活。很快地,一切都明朗起來,她也不再疑惑……


【伊達】獲頒第29屆華沙電影節最佳影片,是在波蘭出生的英國導演保羅•帕夫利克夫斯基(Paweł Pawlikowski),回到故鄉拍攝的電影作品。劇中美不勝收、簡約無華的攝影為影片一大特色;每一格取鏡幾乎都像一幅畫。黑白色調配上劇中冰天雪地的背景,尤其是不多話的女主角Agata Trzebuchowska那雙靈動的大眼睛,在對白不多的影片裡,彷彿訴盡她的心事。她嚐到了肉體的喜悅,卻又在簡單幾句對話中看破紅塵。在出世與入世間,在過去與現在間,伊達的故事帶著淒涼的氣息,也流露著奇異又美麗的況味。


拙琴,13/02/2014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