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南特傑克】(Jacquot de Nantes)--新浪潮導演傑克٠德米的前傳

Jacquot de nantes


 


【南特傑克】是與【巴黎小情歌】同時買的,說來很巧,因為【巴黎小情歌】的歌舞片形式,多少有些向前輩傑克٠德米(Jacques Demy)致敬的意味,而德米正是【南特傑克】的主角。




傑克٠德米和安妮٠華達Agnès Varda)是法國新浪潮導演群中有名的夫妻檔。德米最著名的作品,應屬【秋水伊人】。【秋水伊人】也正是讓德米一炮而紅的作品,並且在1964年贏得坎城影展金棕櫚最佳影片,捧紅了當時還是新面孔的凱薩琳٠丹尼芙德米作品通俗,親和力高,他所掀起的法式歌舞片浪潮,讓法國甚至歐美其他國家的導演相繼仿效。德米響亮的名號和風格,讓後來的法國歌舞片多少都受到他的影響。




【南特傑克】是根據德米本人的回憶,敘述德米1939-1949年,從幼年到少年時期的生活。導演是安妮٠華達,德米的妻子,兩人於1962年結褵,到德米1990年因病去世,兩人共度將近三十年的時間。




華達根據先生的描述,建構起那個她未曾親自參與的世界。德米生長在南特地方一個普通人家,父親經營修車廠,母親是理髮師,下面有一個弟弟。德米從小就對戲劇表演充滿興趣,長大後更成為大家的觀影指南,如果不知道要看哪部,問他就對了。




德米小時候正值二次大戰,父親幸運地並未上戰場,只是被調去製造炸彈。南特遭到大轟炸時,他見識到滿目瘡痍的恐怖景象,從那時開始就痛恨暴力。




他到鄉下避難時,偶然學會使用放映機,回到南特後,他終於買了一部迷你攝影機自學,還找了親朋好友照著攝影機說明書拍了第一部片,但卻忘了調光圈而全部失敗,這使他決心上巴黎念電影學校,好好學習相關技能。他的願望自然遭到家裡的反對,父親認為電影怎能當飯吃呢?去上技專以後當技工,填飽肚子才是最實在的。德米當時只不過是業餘電影愛好者,既不能跟父親證明什麼,只好照著他的願望做,但他痛恨技專,而且滿腦子都是電影。有空就自己運用「糖果叔叔」提供的紙板製作布景,還自己設計出運鏡技巧,拍攝出二部動畫短片。後來他也以這短片受到推薦,他父親看到兒子還真的有可能在電影界闖蕩出一片天地,終於首肯讓他到巴黎念電影。




Jacquot de nantes


左起:導演華達、三位演員分別飾演不同階段的德米。最右邊是德米本人。




在【南特傑克】中,德米自述他過了一個幸福的童年。影片充滿懷舊之情,讓人追想一個物資短缺,但人情豐富的年代;感情好的父母,溫柔的母親,嚴厲的父親,在能力範圍內,盡量滿足孩子們的願望。電影經常在德米的生活片段,以及德米後來的作品片段兩者間穿插、對照,呈現德米早期生活對電影作品的影響。每當有這類穿插對照時,華達總是用手指方向的影像,產生類似字卡的作用,頗見巧思。華達拍攝德米生活時用黑白兩色,跳到德米老年時用彩色,出現戲劇場景時也是彩色。黑白-彩色的色調跳躍,讓【南特傑克】氣韻生動,不顯枯燥。




整部【南特傑克】就像華達對丈夫的情書。除了德米的童年回憶外,華達近距離拍攝了一些德米的鏡頭:德米在海邊,靜靜地注視拍攝的妻子;德米在說話,德米把年輕時代製作的業餘動畫放給孫子看;還有一些沒有對話,極靠近德米身體的鏡頭:他長著老人斑的肌膚、眼睛、臉龐,他手上的婚戒……如此親密的鏡位語言,令人感到這對夫妻的鶼鰈情深。




這部片是1990年出品的,距離今天已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,華達功力不凡,雖然出品二十年後才看到這部片,它所傳達出的親情、夫妻之情,以及對電影的熱愛,卻一樣的動人。


 


拙琴,14/12/08


 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