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2月, 2015的文章

【轉學生】(Le Nouveau)

圖片
貝諾 是巴黎蒙田中學的轉學生 ,個性害羞的他在學校裡沒有朋友,只和同樣沒朋友的約書亞走在一起。喬安娜是瑞典來的外國學生,因為法文說不輪轉而被排擠,但她的美貌很快吸引眾男生的注意。康斯坦丁每次競選班代都沒人投他,總是輸給萬人迷查理。肢體殘障的阿蓋雅也是轉學生,引起康斯坦丁主動關心。這幾個青少年湊在一起,會爆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?

電影卡進化三階段

法國生活費雖然高,但是物極必反,高昂的物價下就有吃到飽的超划算費率,例如各種涵蓋電話 、 手機 、電視、收音機、藍光放映器的網路盒( Freebox 、 Bbox 、 Box Evolution… ) , 以及連鎖電影院推出的電影卡 。 法國連鎖電影院排名第三的 UGC ,於西元 2000 年推出首張電影卡。吃到飽電影卡剛出來的時候,曾經在法國引起削價競爭的論戰,小型電影院尤其擔心飯碗不保。當時 CNC (法國國家電影中心 Centre National de la Cinématographie ) 還曾經做過研究報告 。事實上, UGC 的電影卡不但沒有排斥其他同業,還和一些走藝術小眾路線的戲院系統如 MK2 合作,整體而言提高了觀眾進電影院的意願,以及藝術電影的能見度,後來GAUMONT也跟進推出自家電影卡 , 使得十幾年前,原本由於電視夾殺而影響業績的電影院,再現生機,新的電影院也陸續出土。

【大賣空】(The Big Short)

圖片
相信大家對詐騙集團一定都不陌生。爸媽在家接過幾通詐騙電話,我自己也在臉書上碰過假朋友真騙子,從此特別注意現代各種詐騙花招。猖狂的詐騙集團,甚至將觸角伸向法國知名企業,造成可觀的損失。 這些詐騙集團固然可惡,但是,有一種詐騙是最不可原諒的,那就是來自政府,結合財團的操縱與欺瞞。他們的不可原諒之處,在於他們獲得人民授權,卻利用這信任更加肆無忌憚地中飽私囊。 2007 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性金融危機,就是源自於政府與財團的勾結 , 八 年來仍餘波盪漾。 對於這次金融海嘯, 2011 年的 【黑心交易員的告白】( Margin Call )曾經做了一次驚心動魄的示範 。事隔四年,向來走喜劇路線的導演亞當麥凱 ( Adam McKay ) , 改編 《 魔球 》作者麥克.路易士 2010 年另一本商業書籍《大賣空:預見史上最大金融浩劫之投資英雄傳》,敘述幾位投資者如何預知次貸危機,並從中嗅出商機而大賺一筆。

【明天】(Demain)

圖片
看過了頗受好評 ,充滿希望 的紀錄片【明天】,決定直接借用【電視全覽】( Télérama )的影評,翻譯如下 : 大銀幕上的環保片,我們長久以來看到的都是災難式觀點 — 大聲疾呼和令人罪惡感高漲的論述。由女演員兼導演梅蘭妮•羅宏( Mélanie Laurent )與西席•狄翁( Cyril Dion ) — Colibris 運動的共同發起人(與 Pierre Rabhi 一起) 、 Kaizen 雜誌創辦人 — 共同創作的【明天】,則反其道而行。 除了因目睹悲劇頻繁出現而滋生的無力感之外 — 資源短缺 、生態系統危機、氣候暖化的禍害 …… 這一次 ,重點是再次賦予希望,提供靈感,在心中散播種子,因為 「世界各地都有解決方法」 。男人 、 女人 、 法國人 、芬蘭人、美國人或印度人 ,創造當地貨幣 、社區花園、合作社、新型民主政治或善意教育 。他們證明了,每個人在社會改變中都有一席之地。【明天】(部份)由 KissKissBankBank 參與式平台資助,帶領我們發現這些迷你烏托邦。

【美妙滋味】(Le Goût des merveilles)

圖片
上週沒什麼吸引人的片 ,【白鯨傳奇:怒海之心】和尚•杜賈丹( Jean Dujardin )主演的【一加一】( Un + Une )看起來都平淡無奇,於是我按兵不動,整整 10 天沒踏進電影院 。 10 天 「出關」後 ,昨天一口氣看了兩部,湊巧都在同一間放映廳 ~~ 先從第二部講起。這是一部預演片( avant-première )。法國戲院每週固定在周三上新片,通常會在前兩天針對其中一兩部做先行放映,時間通常在晚上八點以後。 故事發生在普羅旺斯的多姆省( Drôme )。露易絲( Virginie Efira )的先生在 滑翔傘 意外中喪生,留下她繼續經營家族事業 — 果園 、蜂巢的農場 。但由於超市採購中心的欠款遲遲不下來,露易絲財務面臨困境,銀行要她賣房子償還貸款,而先生的朋友對她有意思,願意買下農場。 某天,露易絲開車一不留神,撞上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路人。她急忙帶他到家裡治療,並很快發現這位年輕人皮耶( Benjamin Lavernhe ,和劇中飾演書店主人的 Hervé Pierre 一樣來自法蘭西喜劇院)和一般人不太一樣。他顯然對露易絲一見鍾情,傷口處理好後也不願意離開她家,但是拒絕任何人的肢體接觸,包括她在內。他不擅社交,不會說謊,記憶力驚人,還是數學天才,一整間古書店的書都能倒背如流,總是穿一樣的衣服,對於秩序有著近乎強迫症的要求(因此露易絲家被他整理的一塵不染)。他不但記得露易絲的生日,還注意到她的屁股一邊大一邊小(哈哈哈),而當他喜歡對方時,他會捏人。

【間諜橋】(Bridge of Spies)

圖片
有句話說:「大道至簡」 。大師作品往往深入淺出,簡單明瞭,又能令人回味無窮。史匹柏改編自真人真事的【間諜橋】,不以特效見長,整部片的精華全看主角如何與各當事人談判,不由得歎服編劇的生花妙筆。編劇不是別人,正是有 「黑色電影大師」之譽的柯恩兄弟 。 本劇描述 1957 年美國律師詹姆斯•唐諾文( James B. Donovan , 湯姆 • 漢克斯 飾)擔任公設辯護律師,受命為被捕的蘇聯間諜 魯道夫 • 阿貝爾 ( Rudolf Abel , 馬克 • 勞倫斯 飾)辯護,後又於 1962 年親自前往東德周旋,成功送 阿貝爾 回國,換回美國 U2 偵察機飛行員法蘭西斯•蓋瑞•鮑爾斯( Francis Gary Powers ,奧斯汀•史達威爾飾)。【間諜橋】的故事激起我對本尊們莫大的興趣,在網路上做了些功課後,發現片中那位貌不驚人的乾扁小老頭,其實大有來頭, 阿貝爾 真名是威廉•費舍爾,有 「當代王牌間諜」之稱 。他長達數十年的間諜生涯,就是拍片的絕佳題材,和【間諜橋】的故事相比,精采程度不遑多讓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查詢。

【我的母親瑪吉莉塔】(Mia Madre)

圖片
台灣片商命名的邏輯有時令人匪夷所思。「 Mia Madre 」是義大利文,意為「 我的母親 」,所以原本的片名直譯就是【我的母親】。瑪吉莉塔( Margherita )是劇中女主角的名字,然而台灣片商卻下了【我的母親瑪吉莉塔】這種會誤導人的標題。片商大概是嫌【我的母親】片名過於平實,吸引不了多少眼球吧 ! 話說回來,這部法國義大利聯合製片的電影,確實是一部平易近人的作品,從頭到尾沒有太多花招,配樂亦相當簡約。故事敘述導演瑪吉莉塔(瑪吉莉塔 ‧ 貝 Margherita Buy )一邊拍攝影片,一邊看著母親在醫院中歩向死亡。瑪吉莉塔個性暴躁而憂心忡忡,她單方面決定與男友分手,不顧男友的挽回搬離同居的公寓,還要照顧青春期的女兒莉維亞,以及住院的母親艾達。 導演南尼 ‧ 莫瑞提( Nanni Moretti )就像伍迪 ‧ 艾倫,常常自導自演,這次也不例外,在片中飾演瑪吉莉塔的兄弟喬凡尼( Giovanni )。距離上次觀賞南尼 ‧ 莫瑞提的電影【兒子的房間】,已經有 14 年的時間,我覺得莫瑞提外表沒什麼變化,但他在劇中給人聽天由命的感覺,面對生離死別,顯得十分悲傷。事實上,莫瑞提的母親正是在拍攝【落跑教宗】( Habemus Papam )期間去世的,因此【我的母親】多少有些自傳性質,比較特別的是,莫瑞提這次選擇一位女性擔任自己的代言人。瑪吉莉塔拍攝的工運電影,也反映了莫瑞提本身的政治傾向。